技術文章
當多個峰分離效果不佳時,軟件無法得知半峰寬的真實值,此時色譜峰之間會出現(xiàn)共用峰谷點的積分結果,峰“積分類型"為"BV"、"VV"或"VB",如圖1所示中的"Peak 1"、"Peak 2"和"Peak 3"。峰高與峰谷點的比值可被用來作“系統(tǒng)適應性"的一個指標,這一點在2025版中國藥典中已有明確。
圖1. 分離譜圖。
計算峰谷比的步驟
1.
在“處理方法"中啟用“系統(tǒng)適應性",輸入“空體積時間",如圖2所示。
圖2. 處理方法設置。
2.
重新對色譜圖進行積分。計算結果如圖3所示,峰谷比的計算結果為“開始p/v"和“結束p/v"兩個字段。
圖3. 積分結果。
備注:
“開始p/v":峰高與峰開始點高度的比值。若該峰開始點落在基線上,而不是與其他峰共用的峰谷點,則該字段不進行計算,如"Peak 1"計算結果。
“結束p/v":峰高與峰結束點高度的比值。若該峰結束點落在基線上,而不是與其他峰共用的峰谷點,則該字段不進行計算,如"Peak 3"計算結果。